我国大学实验室的计量认证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1-10-11 16:46:00人气:
我国实验室的计量认证工作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在我国,计量认证是指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对向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技术机构的计量检定和测试能力、可靠性和公证性所进行的考核和证明。
为了保证、控制和监督全国工农业产品的质量,国家需要有一批实验室能够面向社会从事检测工作,为他人做出决定、仲裁、裁决所出具的可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数据(即公证数据),用于贸易出证、产品质量评价和成果鉴定等方面,并具有法律效力。为了指明这类实验室的专门服务方向,原国家计量局把这类实验室叫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或技术机构,包括开展计量检定、检验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性质测量的计量校准实验室和面向产品检测的二类实验室。
为了加强全国的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于1985年9月6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下简称“计量法”)。此后,于1987年2月1日原国家计量局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同年7月10日,原国家计量局又发布了《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认证管理办法”)。
1.2 我国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工作
从1985年9月我国就开始了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工作。首先,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及各省级计量所计量器具校准实验室开始,然后,发展到国家重点工矿企业及产品研制机构的测试实验室或产品检验室。
当时开展计量认证工作的依据除了计量法外,还有原国家计量局认证办公室于1985年6月编印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工作手册》以及“实施细则”、“认证管理办法”和1987年3月编印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工作文件汇编》。1990年7月国家技术监督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G)”的方式,批准发布了“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规范(JJG1021-90)”,并规定于同年11月1日实施这个规范,从此,统一和规范了全国计量认证工作。在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规范(以下简称“考核规范”)中,说明了制订考核规范的目的、所依据的法规文件及其适用范围,然后规定了计量认证步骤、评审内容和评定方法。在这个考核规范条文之后还列出了6个附件,分别就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质量管理手册编写、计量器具校验方法和测试设备检验方法编写,在计量认证中、对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校验和检验的规定、计量认证正式评审程序,计量认证评审员管理办法以及计量认证评审内容及评定方法条文说明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与具体操作指导。
2.大学实验室的计量认证工作
大学是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并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除了完成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和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贡献力量外,还有利于培养人才,保证培养人才的高质量。为此,在《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第三十二条中,明确了“要逐步建立高等学校实验室的评估制度”,第二十九条规定“重点高等学校综合性开放的分析测试中心等检测实验室,凡对外出具公证数据的,都要按照国家教委及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规定,进行计量认证。”这些规定为大学实验室的计量认证工作提供了法规依据和改革方向。
2.1 大学实验室计量认证的进展情况
大学实验室的计量认证,首先是从国务院有关部委所属大学能够检验工农业产品质量的实验室开始的。如机械、建材、地矿、水利、电力、农业等专业实验室。1991年原国家教委与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成立了高校计量认证评审组后,重点大学的现代分析测试中心、工程力学与振动测试中心、建筑物理与环境检测中心、宝玉石检测中心、医药卫生分析中心、教学仪器产品检测室等各类型的实验室的计量认证工作陆续开展起来了。 到1999年底,经国家计量认证高校评审组评审后获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和印章的涉及26所重点大学的28个实验室与中心,评审达40次。
2.2 大学实验室计量认证后的服务
大学里获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实验室,有不少已经完成了复查换证评审,进人了第二个五年有效期。这些实验室经过计量认证,建立了可靠的质量保障体系,运行与管理工作都提高了水平,更有利的支持了各大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促进了校内贵重仪器设备和高层次技术人员资源共享,培养了一批研究生和教师,同时,实验室面向社会,直接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分析测试公证数据及产品检测任务。如清华大学分析中心近年来对冰箱冷冻剂和保温材料的检测,为环保行业和冰箱产业实现绿色工程做了有益贡献,获得了社会好评;原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为全校31个专业的研究生开设《近代仪器分析》等17门课程,每年有近百名研究生上课,课时达650学时,实验1700机时,在仪器上作毕业论文,开机3300机时,为校内科研测试5900机时,中心已培养出50多名博士生、硕士生。同时,还主动为西南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有7项科研成果转让出去,为建立生物材料产业化基地做出了贡献,还成为酒类定标单位;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获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并复查合格换证后,进一步与校内有关学院、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联合共建,不仅有力地支持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增强了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同时,在社会服务方面,加强了与江苏省技术监督局、地方海关、商检、农业等部门的协作,开展商检及进出口产品检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环境检测等项业务,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公证性数据;中山大学测试中心获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并复查合格换证后,为社会各行各业测试的样品越来越多,随着中心现代仪器设备的更新,检测手段的增强、实验室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及管理水平的提高,中心的信誉和知名度也提高了。1998年对校外测试费收入比1997年增加74%,1999年上半年比l四8年同期增加了一倍,每月都有二、三百个样品要检测完。各校的事例不胜枚举,从总的情况来看,大学投入一定的经费、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为一些开放的实验室进行计量认证,是有利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同时,也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多做贡献。
2.3 编写现代分析仪器分析方法通则及检定规程
为解决高校从国外引进的现代分析仪器没有分析方法通则和检定规程的问题,高校计量认证评审组在1991年组织陈效祖院士等16所重点大学的41位教授、高工编写修改完成《大型精密仪器分析方法通则和检定规程汇编(试行)》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18所高校50多位教授、副教授、高工,在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计量司的指导下,吸收国外标准、方法、规程的有关内容,听取了24个分析仪器公司技术专家意见,并在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广泛征求修改意见后,完成了26种现代分析仪器分析方法通则和检定规程。争取到原国家教委法规司与条件装备司同意,经原国家教委主管副主任签发,正式在全国发布了包括博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激光拉曼光谱、有机质谱、电子顺磁共振、超导脉冲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谱方法等26种分析方法通则和相应仪器的26个检定规程。制订了行业标准,填补了我国没有现代分析仪器上的分析方法和仪器检定规程的空白,解决了26种现代分析仪器既无国家标准,也没有行业标准的状况,也解决了国内相关实验室计量认证“申请的业务范围内的有关规范、规程、标准等技术文件齐全”的实际问题,促进了进口现代仪器验收、安装、使用中的技术管理与仪器的开发应用工作。
2.4 在高校中培养出一批现代分析仪器计量检定员
为了执行26种现代分析仪器的计量检定规程,开展这些仪器的计量检定工作,高校计量认证评审组在教育部高教司的支持下,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授权,进行了现代分析仪器计量检定员的培养和资格考核工作。到1999年,为34所高校培训近300名计量检定人员,其中有249位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获得了现代分析仪器计量检定员证书,被授权在高校系统开展相应仪器的计量检定工作。
3.计量认证与实验室认可
实验室认可是权威机构依据一定的准则,遵循一定的程序,通过专家对实验室的全面评价,从而对满足要求的实验室一定范围的技术能力予以正式的承认。实验室的认可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性潮流。在许多国家,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实验室认可已经是一种经常性的非盈利性的业务。各国围绕实验室认可的双边、多边国际活动也十分活跃。都希望终导致检测结果、检测报告或证书的相互承认,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测,达到消除贸易技术壁垒,促进贸易的目标。
3.1 考核规范与国际标准的等效性
我国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采用的考核规范(JJG1021—90)主要是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和电工委员会制定的“校准与检测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25即指南(导则)25]1990年第3版本而制定的。总计6项50个评审条目,基本覆盖了ISO/IEC25指南的内容,与其相等效。而且逐项逐条目进行评审的办法也相似。这就是大家常说的等效性原则。因为中国政府部门制定的6项50条考核规范与国际上的ISO/IEC 25(指南25)的13项56条具有同等的考核范围与同等的要求,具有同等考核效果。仅细节上有差别。
3.2评审机构与评审要求
我国的计量认证完全是政府行为。从评审程序的规定到评审员的选择,评审机构的建立与考核规范的实施,都是政府公文形式发布、规定的。计量认证评审的过程是以法行事的执法过程。实验室的计量认证评审及合格后的日常监督、管理,都要有所在地方省级计量行政部门参与,实行跟踪管理,以保证通过认证实验室的法律地位和作用。这与国外大多数国家的实验室认可活动,有很大差别。国外大多数国家的实验室认可是由私营有权威的中机构来聘请专家,进行咨询和评审的。评审后的作用和地位,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的发展,实验室的作用和地位被社会各界客观的予以评价和公认。政府并不去监督和管理它。同时,由于我国计量认证工作受政府计量行政管理机构和计量科学研究机构的影响大,在考核规范即6项50条与评审办法实施细则的制定以及评审过程中,往往在计量器具及实验室检测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测试方法等方面考核严格、刻苛,要求过高。并以政府文件形式不断强化这方面的规定。考核规范的6项50条,内容具体明确,易操作,有利于评审和现场考核评价,评审结论容易形成,有利于较快完成评审工作。但从考核规范的条目内容上看,不如ISO/IEC25的评审内容全面。ISO/IEC25的审核程序也较严谨,质量控制环节层次及人员岗位责任制清晰,管理的有效性强。
3.3 我国的实验室认可工作
1994年9月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L)组成了,这标志着我国的实验室认可工作正式与国际接轨,名副期实地成为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KAC)的重要成员。与认证工作的各方面相对应,我国实验室认可也存在第二方认可和第三方认可的问题。
第二方认可是实验室的用户为选择和指定合适的实验室来作为为自己服务的检验机构而实行的一种认可行为。但在我国也要强调和推行第三方认可制度。因为第三方认可具有公认的公证性,因而也具有权威性。第三方认可是目前世界上各国普遍接受和采用的一种制度。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L)是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授权主管实验室认可评定工作的政府机构。但随着国家政府机构改革的发展,到1997年下半年,该机构已不属于政府机构,正在向社会中介机构过渡。该机构已于1999年11月获得了亚太地区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的互认,成为APLAC中有权威的重要成员。CNACL成立后,30多名委员虽然每年都有20%左右的调整,但CNACL秘书处一直没有停止宣传贯彻和等同采用ISO/ICE25(1990年第3版)进行境内外、国内外实验室的认可评定工作及注册评审员的培训与资格考核工作。到1999年已完成200多个实验室(其中包括原国家产品质检中心100多个)的认可。并准备采取与计量认证、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质量体系认证相结合的评审办法,即所谓二合一、三合一的评审办法,逐步实现国的实验室认可工作与国际接轨,与国际实现互认。由于ISO/IEC25已于1999年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与合格评定发展委员会(ISO/CAS-CO)修改完成。将于2000年在世界各国推行新标难指南(导则)17025(ISO/CASCO-17025)。我国的实验室认可工作,在继续沿用ISO/IEC—25的同时,也将于近二、三年内向新指南(导则)靠拢。
4.大学实验室计量认证的发展
目前,世界贸易组织(WTO)、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都把实现世界性或区性范围内实验室认可的相互承认放在重要地位,认为这是消除非关税贸易技术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重要手段。我国很快将进入WTO,而高校,特别是重点大学的开放实验室都具有先天的、公认的第三方公证性。而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大学坚持产学研结合,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兴办科学园区、支持校办产业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有利于高校尽快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近年来一些重点大学开放实验室进行了计量认证,为大学实验室的开放和发展创出了一条宽阔的道路。目前,申请的数量逐年增加。这也说明在大学进行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组建或联合一批实验室,发挥先进仪器设备和高技术人力资源优势,改善实验室环境的设施,规范管理制度,健全质量保障运行体系后,开展计量认证及认可,获得合格证书后,不仅有利于大学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有利于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也可以直接进人经济建设主战场,为社会发展服务。同时,也将与世界上具有第三方公证性地位的相应的实验室接轨,为世界经济贸易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安平.积极推进我国的实验室认可工作[J].实验室通讯,1997,(2):1—6.
[2]赵若江,单叙生,李亦农.测试实验室计量认证及规范化管理[M].中国计量出版社,1992.
[3]计量认证工作学习资料[C],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办公室与中国技术监督情报所,1993.
[4]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规范[S].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
[5]校准实验室与测试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指南25[s].1990.
[6]夏锋.发挥优势克服困难,建设面向21世纪的分析测试中心[R].中山大学分析测试中心,1999.
[7]吉晓江.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分析测试中心il脑的机遇与挑战[R].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1999.
[8]朱泉根,史济南,史子伟等.技术监督政策法规汇编(计量专辑)[S].上海技术监督局政策法规处,1991.
[9]CNACL实验室认可公开文件[S].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1999.